当前位置:首页 > 新技术推广

血液透析中心10大实用新技术推广

发布日期:2025.09.22 转载自:推广新技术 浏览次数:43

本文正文


血液透析工作繁忙且责任重大,新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为我们医护赋能,减轻工作负担,提升患者安全与舒适度。以下推荐的十大技术,均是目前在各级透析中心逐步普及、实用性强、能真正“落地”的好帮手。

1. 透析信息化管理系统(联网版)


技术简介

这早已不是简单的电脑记录,而是将患者管理、排班、治疗参数设置、耗材清点、电子病历整合为一体的智能系统。在透析机旁刷卡,患者信息、当班次治疗处方(脱水量、时间、抗凝剂剂量)自动下载,治疗结束后数据自动上传,无需手工誊写。

接地气优势
省时省力: 告别厚厚的纸质记录本,大幅减少书写时间和笔误风险。
精准无误: 系统自动核对处方,关键参数(如脱水量) mismatch时会报警,杜绝执行错误。
溯源清晰: 任何护理操作、用药记录都有电子痕迹,便于质量追踪和管理。

2. 远程实时生命体征监测

技术简介

血压、脉搏监测设备与透析机、中央监护站无线连接。护士在护士站的大屏幕上就能同时监控所有上机患者的实时生命体征。

接地气优势
一眼全局: 无需来回穿梭巡视,就能快速发现哪位患者血压开始下降或心率过快。
主动干预: 系统可设置报警阈值,一旦异常及时报警,护士能第一时间赶到处理并发症,提升安全。
减轻腿脚负担: 减少了频繁手动测量和记录的工作量。
3. 蓝牙智能电子秤


技术简介

患者上下机称体重时,数据通过蓝牙自动同步到信息化管理系统和透析机,无需手工输入。

接地气优势
杜绝误差: 完全避免看错、记错、输错体重数值的风险,而体重是计算脱水量的基础,至关重要。
流程顺畅: 无缝对接,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升了患者的科技体验感。
4. 血管通路多功能评估仪

技术简介

便携式多普勒超声仪,专门用于评估动静脉内瘘。小巧便携,操作简单,经过培训的护士即可使用。

接地气优势
守护生命线: 不再单纯依靠“听、摸、看”,可以客观评估内瘘血流量、血管壁厚度、有无狭窄,实现早期发现问题。
提升专业价值: 护士成为血管通路的第一道“守门人”,专业技能得到提升。
5. 大数据与AI辅助决策系统


技术核心

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分析海量的历史治疗数据、实验室结果和临床指标,预测患者贫血、矿物质骨代谢异常等长期并发症的风险。
优势

为护理团队提供基于证据的决策支持,如调整促红素或铁剂剂量的建议,推动护理实践从经验化走向精准化、科学化。


6. 可调节个性化体温透析(带血液温度监测模块的透析机)


技术简介

现在多数新透析机都具备此功能。可监测患者核心血液温度,并个性化调节透析液温度,防止体温过高或过低。


接地气优势
稳定血压: 适当调低透析液温度是预防透析中低血压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提升舒适度: 避免患者因发冷或燥热而产生不适,尤其对心血管不稳定的患者益处大。
7. 信息化健康宣教平台(二维码/小程序)

技术简介

制作一系列关于饮食、通路护理、用药的短视频、图文材料,生成二维码贴在宣传栏或病房。患者及家属扫码即可观看学习。


接地气优势
解放护士: 将重复性的宣教内容标准化、可视化,护士只需针对性补充,不用反复口头讲解。
效果更好: 患者可以随时随地、反复观看,理解更深刻,家属也能参与学习。
8. 智能药品管理柜

技术简介

专门管理高价值药品(如促红素、左卡尼汀等)的智能柜子,取药需刷卡或指纹,自动记录取用人员、药品批次和数量。


接地气优势
账目清晰: 实现药品精准追溯和库存管理,避免浪费和遗失。
责任到人: 简化管理流程,自动计费,减少差错。
9. VR/AR患者教育与焦虑缓解技术


技术核心

利用虚拟现实(VR)或增强现实(AR)技术,为患者提供沉浸式的治疗流程讲解、血管通路维护知识或放松训练场景。
优势

成为护士进行健康教育的强大工具,以更直观、有趣的方式提升患者依从性。治疗中佩戴VR头显可有效分散注意力,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10. 一体化手消及物资配送系统


技术简介

包括在每个床位旁安装便捷的手消液装置,以及配备多功能护理车,将治疗所需物品(棉签、敷贴、胶布、无菌纱布等)分区、分格存放,随取随用。


接地气优势
感染控制: 方便护士随手进行手卫生,依从性大大提高。
提高效率: 护理车功能分区明确,物品取用规范快捷,避免来回奔波取物,让护理工作井井有条。
推广新技术的核心不是追求“高精尖”,而是“用得上、用得好”。这些接地气的技术,本质上都是优化流程、减少差错、保障安全、解放人力的优秀工具。鼓励各位护理同仁主动学习和应用这些技术,让我们的双手和智慧能更多地投入到对患者直接的、有温度的关怀中去。


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