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快讯

盟市风采 | 汛期攻坚保障畅通 筑牢国道安全防线

发布日期:2025.08.26 转载自:包头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浏览次数:35

近日,包头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第一公路养护工区精准聚焦国道110线管养路段路面破损问题,迅速部署热再生专项养护施工。针对该路段跨度广、里程长的实际特点,工区提前谋划、精心筹备,制定了详尽周全的施工方案,并对人力、物力等资源进行科学统筹与高效调配。在汛期复杂多变的天气条件下,工区稳步推进路面修补作业,全力守护公路通行安全与品质,为群众出行筑牢交通保障防线。

科学统筹:精准应对汛期养护难题


国道110线管养路段因长期承受重载交通与自然因素侵蚀,路面出现多处坑槽、龟裂、车辙等病害,进入汛期后,雨水渗透进一步加剧了路面结构的损伤风险。工区结合气象部门短期预报,采用“雨隙施工法”——即精准捕捉降雨间隙的无雨时段,高效组织施工。投入PM500“公路医生”车等专业养护设备,同步调配农用车、自卸车等专用车辆,形成物料运输与现场作业无缝衔接,通过科学化施工提升路面强度与耐久性,从根源上改善路段通行条件,有效应对汛期养护的复杂局面。

技术赋能:热再生工艺提升养护效能


此次施工采用就地热再生工艺,借助“公路医生”系列加热-刨松一体机,将原路面旧料加热至160-180℃,随后掺入乳化沥青,在该基础上摊铺AC-13热拌沥青混合料。

养护人员严格控制摊铺温度(不低于120℃),及时进行碾压,确保再生混合料在降雨前成型,有效规避材料浪费与质量隐患。针对国道110线重载车辆多、交通流量大的特点,该工艺实现了路面病害的快速修复,大幅提升了公路结构的整体性,使修复后的路面更能适应复杂交通环境。

全流程管控:筑牢施工安全防线


工区严格执行《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在施工路段设置三级安全防护区,同时安排专人引导交通,确保车辆有序通行、作业人员安全无虞,为养护施工的顺利推进筑牢了安全防线。

截至目前,通过热再生技术已完成242.9平米路面修补,有效保障了汛期国道110线的通行安全与品质。


线
·